FAQ 常見話題
👇 以下為大家提供有關餵飼配方糧的注意事項~
第一次餵飼
第一次食,有一些膽小的小朋友見到陌生的食物,「不食是正常的」!因為沒有爸媽帶領在大自然覓食的小朋友,並不知道那些是食物,也不懂得咬咬認真試味。所以請記住,小朋友只有不懂得吃,而不會不肯吃。因此,家長有可能需要多費心思使用不同方法誘導小朋友試食。 👉 可以先嘗試放置半日,或不怕人的可用手餵鼓勵下佢,家長亦可以假裝食給他們看看學習。您也可以whatsapp與我們聯絡,一起研究如何教導小朋友。如至下午也堅持不吃,請家長提供一些清洗乾淨的蔬菜(菜心、小白菜、芥蘭等),即時小朋友平常不喜蔬菜,也不要提供其他食材。
誘導方式:如小朋友一直不懂得吃,家長可以烚熟一隻蛋,用1/4蛋黃+少少蛋白切碎+蔬菜切碎與配方糧撈勻給小朋友吃。
♡ 如果您飼養超過一隻雀,可以給他們集體食或讓他們看到其他的雀鳥也在吃,這樣會飛快讓他們學食成功。從第一天開始食後,小朋友會越吃越多,份量約一週達至穩定。食用穩定後(4-5天),可以開始加入其他羽衣の家配方(如需要)。
⚠️ 如食開種子瓜子,請務必將種子瓜子串串粟等食材收起來或扔掉,不要讓小朋友們看到,讓他要完全忘記那些食物的存在。
餵飼份量
收到糧後,請於第二天的早上(不是下午或晚上)開始餵飼羽衣の家配方糧,份量不用多(如2虎皮共1湯匙、1雞尾1湯匙、1灰鸚1.5湯匙等等)作為開始。下午持續觀察糧兜,如果沒有吃完(即使只有咬過一半碎糧剩),則無須理會。只要小朋友一清掉糧兜的糧(即只剩下粉狀),就可以立即添加少量,吃完又加,加多少多次都OK。
⚠️ 請家長記下一天的總份量。第二天早上直接給予總份量,下午如發現吃完又加,重新計算一天總份量。如至晚上睡覺前發現有剩,則減少總份量。
為什麼要控制份量?
所有小朋友都會優先選擇吃自己喜歡/信任的食材,吃完後還餓的話,才會嘗試其他食材。因此我們需要透過控制份量來餵飼,讓小朋友嘗試所有食材,才發現粒粒皆好吃,從而改變小朋友對食物的開放態度。所以,初期開始時,可以分開多餐餵飼,量不要多,吃完再加,次數不限。等養成好習慣好,就可以一次過加一日的份量。
嘴嚼能力
羽衣の家的糧具有粉狀與粒狀的食材,以訓練鸚鵡嘴部。鸚鵡喙與舌頭非常靈活,即使是金剛也能食粉狀的糧。只是當成為寵物鳥後,變得懶惰,有些喜歡大大粒容易撿,有些喜歡細細粒懶得咬。所以羽衣の家會透過配方糧的不同大小訓練回小朋友的嘴嚼能力(這是訓練求生能力),家長只需配合餵飼方式就能改善寶貝的飲食習慣。
太小能吃嗎?另按這裡參考這個關於雀鳥飲食習慣的資訊。
糧兜/器皿
請使用大碗口的糧兜(小鳥直徑最少8cm,中型鳥10cm,大鳥12cm),千萬不要使用又窄又深的不鏽鋼糧兜、或夾在彈弓門的外置小孔塑料糧兜。
糧食不過夜
⚠️ 熄燈睡覺前,請把所有糧食扔掉並把糧兜雀籠清洗乾淨。香港潮濕炎熱,食物放過夜,一來會受潮變質,二來晚上曱甴老鼠四腳四腳蛇出沒,會去吃糧污染食物,等第二天早上小朋友吃了會生病。
晚上寶貝餓了怎麼辦?
他們不是貓頭鷹哦,小朋友晚上睡覺是不吃東西的(晚上視力也不好)。
因此晚上清洗糧兜是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。
食物的保存
⚠️ 新鮮食品無防腐,請留意嘗味期限,及包裝袋上的資訊,並於食品新鮮期內儘快食用❣️ 保存使用「密封容器」,放陰涼地方或夏天把袋中空氣壓出後放雪櫃,可保新鮮及防止昆蟲進入。從雪櫃取出的食物,開封前先等待回暖後才開啟,可避免積聚水氣發霉。
混糧
羽衣の家配方糧是一種主糧,無須混合任何其他食物餵飼。自2016起,多年臨床與眾多食客每日不停QC,配方提供均衡營養,同時能提供非常快樂的飲食體驗。請不要混任何其他糧食,以免擾亂營養平衡而減低配方功效。
便便💩
食羽衣の家配方糧後的💩會有深有淺啡色。種子多油所以種子雀飲好少水,便便乾身帶綠。合成糧會吸水所以便便非常乾身。食羽衣の家糧便便會便尿分明有如大自然的雀便。而轉糧初期,因為未習慣而未食得多及飲水多,所以便便顯得多水屬正常,及體重少降也不用擔心。只要跟餵飼方式,慢慢日後就會開始越食越多同便便收水及體重回升。
請按此細閱文章了解正常的雀鳥便便是如何。